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 藏品資訊
:::
藏品資訊
國父贈松本先生「博愛」墨寶藏品圖,第1張
國父贈松本先生「博愛」墨寶

孫文

書法

登錄號:1_008

  孫文(1866-1925),出生於廣東省香山縣,字載之號逸仙,革命時期改稱中山。1886年入廣州博濟醫院附設醫科學校,次年轉入香港西醫書院,並開始鼓吹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著有《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以為建國藍本。1925年逝於北京,留下「和平奮鬥救中國」之遺言,享年60歲。1940年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討論通過尊稱孫中山為「國父」案,並由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通令全國,正式宣佈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
  此幅墨寶由國父孫中山先生親手書寫,落款贈送對象為松本先生,原保存者為松本正夫教授,後轉贈予松本正夫教授之學生、日本美術新聞萱原晉社長。2009年3月12日,這幅墨寶由萱原晉先生無償捐贈予國立國父紀念館典藏。
  「松本先生」經考證應為松本正夫的父親松本烝治(1877-1954)。松本烝治是二次大戰前日本帝國的法律學者、政治家和內閣大臣,曾任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滿州鐵道社副社長、眾議院議員、關西大學校長、齊藤內閣大臣,並曾經負責戰後的日本憲法修訂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松本烝治的父親松本莊一郎亦曾任滿州鐵道株式會社社長,而孫中山卸任臨時大總統後即致力於撰寫實業計畫並關注中國的鐵路發展,據信孫中山停留日本期間與松本家族有所交往,而此一墨寶應為此時贈送與松本家族。
  孫中山往往將書法作為宣傳革命理想與傳播革命精神的工具,他最常寫的匾額或橫幅當數「博愛」與「天下為公」,常用這些題詞贈與部屬或好友,甚至是國際友人。孫中山認為「博愛」是「人類寶筏,政治極則」,「是吾人無窮之希望,最偉大的思想。」「博愛」可以說是孫中山一生追求的理想,也是他希冀的理想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它是最大範圍的愛,最廣泛的愛,最普遍的愛,關切到國家、社會、人民、生命、環境與自然等一切,由此亦可見孫中山先生胸懷之寬廣博大。孫中山一生對「博愛」二字喜愛甚深,他認為這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境界,因此孫中山先生常寫「博愛」贈與革命的仁人志士或支持革命的日本友人,而其中不僅是為了聯絡感情或表彰對革命的贊助,尚有自我鞭策、勉勵他人、喚醒世人,以及與人共勉的深刻含義。
出處:鍾文博,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19。
參考資料:
1. 王秉倫,〈國父墨寶在中英日之間傳情 鎮館三件墨跡見證百年情誼〉,《博愛心傳》,國立國父紀念館,2017。
2. 劉碧蓉,〈「博愛」留台〉,《館刊第23期》,國立國父紀念館,2009。